文库 行业资料 管理制度

某公司防暑降温管理制度

管理 制度 规章 规范 DOCX   5页   下载0   2024-10-09   浏览10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029字   6.00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保障从业人
员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有关条款制定。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
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湿球黑球
温度指数(WBGT 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
布的日最高气 35℃上的天气;气温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
所属气象台站发布为准。
第二章:职
第四条: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监
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部负责利于高温控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的选用;制定综合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
温危害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病危项目卫生
相关标准要求,并确保高温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第六条:车间负责本区域内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日常
管理工作。
第七条:工会应对车间高温作业、高温天气采取的劳动保护措施
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章:用人单位义务
第八条:公司及车间应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气湿
作业、夏季露天作业等不同的高温作业类型采取相应的、切实有效的
防治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九条:应优先采用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使作业人员远离热源;应保证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
目的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要求,保证高温防护设施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车间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采取综合控制
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第十条:公司向从业人员提供必需的高温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
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人员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
清凉含盐饮料及必需的防暑降温、中暑急救药品。
车间应加强对高温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第十一条:车间应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
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作业人员休息时间
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不得扣减作业人员工资
第十条:车间得安怀孕工在 35℃以的高温天作业
及室内温度 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第十三条:车间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作业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调
整作业时间
1、日最高气温达到 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 37℃以上、40℃以下时,车间安排作业人员
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 5 小时,并在 12 时至 15 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 35℃以上、37℃以下(不含 37℃)时,车间应
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作业人员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
外作业人员加班;
4、车间采取降温措施使工作场所温度低于 33℃的,及因行业生
产特点无法停工或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不适
用本条第 1 项、第 2 项规定。
第十四条:公司及车间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
业卫生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指导从业人
员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第十五条:公司应按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作业人员组织上岗
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后的检查检查结果应书面告知从业人员;检查
费用由公司承担。
间不安排经上岗前查的员和有高作业业禁
的人员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
对患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糖尿病、肺结
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的人员,以及孕期
哺乳期、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人员,应调整其工作地点或岗位
不能调动岗位的,应在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时对其采取有效的劳
动保护措施
第十六条:公司应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车间应定期进行应急
救援的演习
作业人员出现中暑时,应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脱离高温
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并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病情严
重者应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治疗。
第四章:员工权利与义务
第十七条:从业人员应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高
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
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高温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发现高
温危害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应服从公司及车间合理调整作息时间或
调整有关工作地点、岗位的安排。
第十八条:从业人员与公司通过平等协商,可就高温作业和高温
天气劳动保护事项订立集体合同,或签订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
护专项集体合同。
第十九条: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人员依法享受岗位津
贴;从事高温作业或在 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公司应向其
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第二十条:从业人员因高温作业引起中暑的,经诊断为职业病、
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中暑死
亡或中暑后 48 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
待遇。
从业人员因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符合
规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保障从业人员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根据 相关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有关条款制定。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 ℃ 以上的天气;气温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为准。 第二章:职 责 第四条: 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生产部负责利于高温控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选用;制定综合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保证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要求,并确保高温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第六条: 车间负责本区域内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工会应对车间高温作业、高温天气采取的劳动保护措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章:用人单位义务 第八条: 公司及车间应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气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等不同的高温作业类型采取相应的、切实有效的防治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九条: 应优先采用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使作业人员远离热源;应保证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要求,保证高温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车间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第十条: 公司向从业人员提供必需的高温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人员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含盐饮料及必需的防暑降温、中暑急救药品。 车间应加强对高温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第十一条: 车间应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作业人员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不得扣减作业人员工资。 第十二条: 车间不得安排怀孕女工在35 ℃ 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及室内
某公司防暑降温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