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钢筋绑扎工艺标准(406—1996)
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墙的钢筋绑扎。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
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铁丝:可采用20~22 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的切断长度要满
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沙浆垫块、塑料卡、各种挂钩或撑杆等。
2.1.4
工具:钢筋钩子,橇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
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清理。
2.2.2
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2.3
当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有排水及降水措施。
2.2.4
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
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2.2.5
根据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采用内贴法或外贴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前做完底板下
防水层及保护层;支完底板四周模板(或砌完保护墙,做好防水层)。当
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
内贴法施工时,在绑扎墙体钢筋之前砌完保护墙,做好防水层及保护层。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划钢筋位置线→ 运钢筋到使用部位→ 绑底板及梁钢筋→ 绑墙钢筋
3.2 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
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3.3 绑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3.3.1
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
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3.3.2
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
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又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3.3.3
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lm 左右距离
梅花型摆放。如基础底板较厚或基础梁及底板用钢量较大,摆放距离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
3.3.4
底板如有基础梁,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3.3.5
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
地下室钢筋绑扎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