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教育文档 知识点

初中语文7年级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初中 语文 DOCX   7页   下载0   2024-10-17   浏览1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872字   5.00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
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
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
儿。)(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
与“来”相对(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5)元方入门不
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
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2)元芳时年七岁,
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
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
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
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因:凭借 10.起:飘起 11.
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
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惭:感到惭 8.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10.
待:等待 11.非:不,不是 12.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
方的一种尊 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
午时分 16.引: 17.顾:回头看
三、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
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大
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
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
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
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
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三、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
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
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
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
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四、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而:人不知
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
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
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诫子书》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
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
蕴含着无限期望。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 三、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 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三、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
初中语文7年级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