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
,
通古今之变
,
成一家之言。”
——
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意思是通过史实现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依相对关系。
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
《史记
·
魏世家》
【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
《史记
·
鲁周公世家》
【译文】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史记·管晏列传》《管子·牧民》
【译文】
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1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
《史记
·
刺客列传》
【译文】大丈夫甘愿为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15、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
《史记 李斯列传》。
【译文】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1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史记 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前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17、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
【译文】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史记 李将军列传》
【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19、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
《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译文】飞鸟被捕完了,良弓自然要收藏起来。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史记 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史记 滑稽列传》。
【译文】不叫罢了,一叫就使人震惊。
22、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3、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24、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高中语文资料:二十四史经典70句原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