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综合其它

食品行业致敏物质的防控措施

食品 餐饮 管理 制度 管理制度 DOCX   4页   下载0   2024-10-26   浏览2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262字   6.00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致敏物质防控
原料管理
9. 开发新配方时,审慎选择原料,优先使用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非致敏物
质原料来代替含有致敏物质的原料,若无法完全避免使用含致敏物质的原料时,则
应选择已实施严格致敏物质管理措施的原料供应商。
10. 在配方或原料供应商变更时,应最大程度避免引入新的致敏物质。
11. 根据原料实际使用情况,要求供应商实施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原料中的致敏
物质,保障致敏物质标签的合法性和准确性。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对含有致敏物质的
主要原料供应商实施现场检查评价,确保原料标签上列出所有食品致敏物质。
12. 必要时,对复合配料建立延伸追溯机制,并对其供应商进行审核,确保复
合配料中致敏物质标示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13. 要求供应商建立致敏物质变更即时通报机制,一旦供应商变更产品配方、
改变生产条件或引入新的致敏物质的,应及时告知企业,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响应并
快速调整。
14. 在验收原料时,对配方中含有致敏物质的原料进行针对性查验,确保所有
含致敏物质标示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15. 检查含有致敏物质原料的容器或外包装是否完好,确保含有致敏物质的原
料没有因容器或外包装破损而发生泄漏或扩散现象。
生产过程管理
16. 绘制致敏物质地图,明确实施致敏物质管理的区域。致敏物质地图中标明
致敏物质贮存、加工位置,以及相关的生产工艺流程、设施设备、工用具和容器等,
并在生产场所设置醒目标识,明确标示致敏物质相关信息,便于快速识别与有效区
分致敏物质。
17. 绘制生产线致敏物质矩阵图。采用表格的形式罗列工厂各条生产线、生产
线所生产的所有产品、所有产品的特定致敏物质等信息。
18. 通过明确标记(如标签、贴纸)或颜色编码区分含有特定致敏物质食品配
备专用容器和工具,或统一使用一次性内衬,避免致敏物质交叉接触。
19. 所有存放含致敏物质的容器加盖或密封,并在指定区域开封,防止和减少
致敏物质的交叉接触。
20. 立专门的生产场所,用于生产含特定致敏物质食品或不含致敏物质食品。
21. 采取分隔或分离方法,或采取措施保护外露的未包装食品,防止不同致敏
物质从一条生产线交叉接触到另一条生产线,或致敏物质从一条生产线交叉接触到
另一条不含致敏物质的生产线。
22. 分时合理设计排产计划,防止致敏物质之间或致敏物质交叉接触不含致敏
物质食品。
23. 谨慎添加易形成粉尘的含有致敏物质的干原料,最大限度减少粉末意外散
布的可能性。
24. 尽快清理含有致敏物质的液体或固体溢出物,避免进一步扩散。避免使用
高压清洗机,防止产生气溶胶造成交叉接触。
25. 含有特定致敏物质食品接触过的水,不得再循环用于生产不含该特定致敏
物质的食品;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废水中的过敏物质
造成交叉接触。
26. 从业人员处理不同致敏物质的食品前,或在接触到其他致敏物质后,要勤
洗手,防止因个人操作不当造成致敏物质交叉接触。使用手套的,应定时更换。
27. 同一从业人员不得同时在含有致敏物质和不含有致敏物质的生产线上操
作,必要时,为接触不同致敏物质原料和不接触致敏物质的从业人员配备不同颜色
的工作服、规定或标示明确的行走路径。
28. 从业人员不得将其他食物或饮料带入食品生产场所,防止致敏物质交叉接
触。
29.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
管理人员、检验人员、维修人员、访客等人员进入生产场所,应遵守从业人员同样
的管理要求。
30. 处理含致敏物质食物原料的设施设备结构合理,有助于在清洁过程中能有
效地清除致敏物质,特别是防止颗粒致敏物质残留在缝隙中。
31. 生产含有特定致敏物质食品后,需要对相关生产场所、工具、设备及附件
等及时清洗,明确清洗使用的工具、清洁材料、清洁顺序、清洁方法、需要拆卸的
设备、清洗后的验证等要求,尽可能消除残留的致敏物质,并防止致敏物质扩散。
32. 使用安全、可封闭的容器贮存含致敏物质的原料、半成品,已打开包装的
致敏物质原料使用后应及时密封,防止原料泄漏。
33. 严格隔离含有致敏物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与不含致敏物质的产品。
34. 在产品贮存前对存放储存设施进行适当清洁,在更换贮存产品品种时,
行彻底清洁,防止致敏物质交叉接触。
标签管理
35. 根据配方中致敏物质的识别结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的规定,在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准确标示所有食品配料中含有的致敏物质信息,即
将致敏物质用作配料时,应在配料表中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标示致敏物质提示信息。
36. 生产过程中发生致敏物质交叉接触时,鼓励标示相关致敏物质提示信息。
37. 通过人工检查或自动化检测手段验证所使用的产品标签信息正确;对于任
何发现致敏物质标示不准确的产品标签,应及时予以销毁,防止其流入市场,或采
取“加贴”等改进措施予以改正。
运输管理
38. 产品运输过程中,优先确保产品得到充分封装与包装,以防止致敏物质交
叉接触。
39. 对于含不同致敏物质的无包装产品,采取分开运输措施;无法实现完全分
开运输的,采用其他有效的隔离手段,防止致敏物质之间的交叉接触。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致敏物质防控 原料管理 9. 开发新配方时,审慎选择原料,优先使用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非致敏物质原料来代替含有致敏物质的原料,若无法完全避免使用含致敏物质的原料时,则应选择已实施严格致敏物质管理措施的原料供应商。 10. 在配方或原料供应商变更时,应最大程度避免引入新的致敏物质。 11. 根据原料实际使用情况,要求供应商实施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原料中的致敏物质,保障致敏物质标签的合法性和准确性。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对含有致敏物质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实施现场检查评价,确保原料标签上列出所有食品致敏物质。 12. 必要时,对复合配料建立延伸追溯机制,并对其供应商进行审核,确保复合配料中致敏物质标示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13. 要求供应商建立致敏物质变更即时通报机制,一旦供应商变更产品配方、改变生产条件或引入新的致敏物质的,应及时告知企业,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响应并快速调整。 14. 在验收原料时,对配方中含有致敏物质的原料进行针对性查验,确保所有含致敏物质标示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15. 检查含有致敏物质原料的容器或外包装是否完好,确保含有致敏物质的原料没有因容器或外包装破损而发生泄漏或扩散现象。 生产过程管理 16. 绘制致敏物质地图,明确实施致敏物质管理的区域。致敏物质地图中标明致敏物质贮存、加工位置,以及相关的生产工艺流程、设施设备、工用具和容器等,并在生产场所设置醒目标识,明确标示致敏物质相关信息,便于快速识别与有效区分致敏物质。 17. 绘制生产线致敏物质矩阵图。采用表格的形式罗列工厂各条生产线、生产线所生产的所有产品、所有产品的特定致敏物质等信息。 18. 通过明确标记(如标签、贴纸)或颜色编码区分含有特定致敏物质食品配备专用容器和工具,或统一使用一次性内衬,避免致敏物质交叉接触。 19. 所有存放含致敏物质的容器加盖或密封,并在指定区域开封,防止和减少致敏物质的交叉接触。 20. 立专门的生产场所,用于生产含特定致敏物质食品或不含致敏物质食品。 21. 采取分隔或分离方法,或采取措施保护外露的未包装食品,防止不同致敏物质从一条生产线交叉接触到另一条生产线,或致敏物质从一条生产线交叉接触到另一条不含致敏物质的生产线。 22. 分时合理设计排产计划,防止致敏物质之间或致敏物质交叉接触不含致敏物质食品。 23. 谨慎添加易形成粉尘的含有致敏物质的干原料,最大限度减少粉末意外散布的可能性。 24. 尽快清理含有致敏物质的液体或固体溢出物,避免进一步扩散。避免使用
食品行业致敏物质的防控措施